成都地产闹“人荒” 高薪难求高才促挖角白热化

  “花2倍的价钱,也留不住一个得力的总监”,本地的开发商老总为此烦个不停;   “每天醒来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收到辞职信”,浸淫成都多年的代理机构苦不堪言;   “我们一次性‘挖’来了3个项目经理,还是不够用啊!”外来的大佬也没有停留在“挖角”的喜悦中,他们面对的是另外一种惶惑;   “招人难、用人难、养人难、留住人更是难上加难”,没有更准确的语言能够概括2007年的地产“人荒”。更重要的是,过去春季表现突出的人荒现象今年却一直延续到了炎热的六月,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7年,成都楼市供应量激增30%,外地开发商加快做盘节奏,本地企业内部失衡,地产猎头加大攻势……在巨大的人员缺口下,大到传统强队,小到地方标杆,无不蠢蠢欲动,一时间,蓉城人贵,从来没有一个老总像今天一样渴求并珍惜他的爱才。   分析人士指出,持续半年以来的“人荒”,不同于以往单纯的“跳槽”,它的严峻在于它始终面临难以回避的症结:在外来资本强势的“俘虏”下,地产业界人才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出走,而呈现出倾巢加盟的趋势,本地公司培养多年的“智力结构”可能就此架空。   白热化“挖角”   “我现在每天醒来最希望的事:今天到公司不要收到辞职信。”   ——某本土机构总经理   某企业“海归”老总,因为招不到优秀的结构工程师而苦恼不已,为了在第一时间获得人才,不惜重金在重庆建筑学院设立奖学金,把大二的学生提前“预约”。   城西某项目,在与建筑设计单位沟通的环节上,不得不派遣一名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仓促进入实战。   新世界、恒大、爱美高等新到的公司,需要组建的全新团队,涉及管理、工程、开发、运营、营销等方方面面,他们的每一次大规模的招聘广告,都会使得多家房地产公司的专业人士蠢蠢欲动;   中海、华润、万达、花样年等早入成都的外地公司,人才流失后的团队需要再次补充和磨合,加之几家公司今年都是“多盘齐开”,对实操能力强大的职业经理人求之若渴;   成都本地的置信、蓝光也是不遗余力的在物色优秀的人才……   翻开报纸的招聘版,举目即是房地产的招聘广告。无论是华润、中海、新世界、恒大、花样年、万达、龙旺、华信大足等外来大企业,还是宏信、蓝光、新希望、万贯、通瑞、怡和、信德等传统老字号本地企业,他们都在显著的版面打出高薪求贤的广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产猎头告诉记者,目前成都房地产行业以及房地产关联行业同行间的相互挖角已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甚至有的企业自己在亲自操刀的同时,还分别委托好几家猎头公司以获取有效人才资源,在职位和待遇上也是尽己所能,企业在人才引进和留用方面的压力空前。   这位地产猎头谈及的白热化“挖角”,被另外一位开发商形象的比喻为“成都每三天就会流失一个项目经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2007年上半年,成都楼市对多岗位、多层次优秀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饥渴的状态。在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支点——代理行中也上演了一场人才的争夺大战,深圳星彦从尺度地产一次性高薪挖来3个骨干市场研究,正合、世家、尺度等老牌代理顾问机构也均感觉人才不足而四处求才……   一位成都本地代理机构老总称,在外来开发商丰厚的薪水空间和发展空间诱惑下,公司培养和锻炼了几年的核心员工纷纷出走,本不充足的“成都地产人才有被掏空的可能”。   高薪难求高才   “挖角”所引起的行业薪酬震荡背后凸现 “资本真正的力量”。   业内人士指出,与以往人员“跳槽”不同的是,此次地产“人荒”的矛盾集中在高级人才上。据斯雷特猎头公司分析指出,目前最热门地产职业当首选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管理,其次营销策划和物业管理人才也非常奇缺。   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指出,在所有的热门行业中,建筑设计总监(部门经理、工程师)、结构总工、工程副总、工程总监(部门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审计经理、营销策划总监、策划经理、物业总经理(项目经理)等最为炙手可热,而“许多公司对总经理的渴望也是很迫切的,但他们不敢轻易张扬。”   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争夺战中,一些实力派开发企业不惜血本。一家大型外来开发商的人力资源部总监告诉记者,他们除了通过广告宣传进行社会招聘外,还聘请多家猎头公司去“圈子”内物色优秀的骨干。“公司抛出高薪的‘绣球’,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接招,于是只有以重金通过猎头公司挖人,付出10万元甚至更多是常有的事情。再加上报纸刊登广告以及其他成本,一些开发商尤其是知名企业,他们一个高级人才的寻找成本就可能高达数十万元。”   在高级人才供需完全失调的背景下,地产公司纷纷提高行业的薪酬行情,“成都目前的地产行业薪酬已经高于了沿海市场30%-100%”,正合地产总经理毛勇告诉记者。   “一般情况下,营销总监的年薪在30万元以上。总建筑设计师的年薪在50万元以上。当然,这还不包括年终分红以及年终绩效奖。”尺度地产副总郭青认为,“挖角”所引起的行业薪酬震荡背后凸现的是“资本的力量”。   成都地产最缺哪种人?   当前房地产职位在设计、工程、开发、运营、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有较大人才缺口,最热门的当首选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管理,其次营销策划和物业管理人才也非常奇缺。例如:建筑设计总监(部门经理、工程师)、结构总工、工程副总、工程总监(部门经理、项目经理)、造价、审计经理、营销策划总监、策划经理、物业总经理(项目经理)等,当然也有许多公司对总经理的渴望也是很迫切的,但不敢轻易张扬。   外资“软”入侵   外来资本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他们在土地市场、金融领域(查看地图)显现出强大实力,对本土企业而言,这是看得见的战争。   但是,还有另外一场战争正在无声的进行:挖人。   分析人士指出,对本地人力资源从内部“挖空”,将真正打击原本就不怎么强大的本土企业。   经历了资金、土地的双重失语后,本地企业正在陷入人力资源被架空的隐形危机?   被放大的人才需求   2006年,外来开发商在成都土地市场上一路豪歌,市区成交的6470.3亩土地中,外来开发商就占据了4483亩,占7成比例,尽管华侨城地块就达到3055亩,但在土地市场上外来开发商成为主角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正合地产总经理毛勇认为,2007年成都市区住宅供销量在2006年激增三成的基础上,将持续增长。这不仅是因为2006年土地成交量居历年之首,再加上国家对一年内未动工土地高额征费、土地增值税清算等政策的执行,都将迫使2007年有大量项目面世。   另外一方面,前几年入住成都的品牌开发商们完成了积累,他们希望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来稳固其市场领先地位,从而推盘节奏加快推、推盘量加大成为了必然,缺人也就相应的成为了必然。   根据正合地产对2002-2006年主要开发商市区项目销售量的统计,2006年以前万科、中海、华润在市场占有率上并不具有突出的优势,平均市场份额仅为2%,但从2006年开始,这些外来大鳄的发展战略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呈“多盘齐开”的姿势。例如,万科在售楼盘有加州湾、魅力之城、双水岸、城市花园第9期;中海在售楼盘有中海国际社区(查看地图)、常春藤、龙湾半岛。而这些公司的市场销售额预计都将超过20亿元。人才储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全城“多盘齐开”,自然加剧了人才的竞争。   同时,激化矛盾或者说将人才竞争升级的是,去年新来成都报到的外来开发商数量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下半年,新到成都注册投资的开发企业就不下20家,其中包括中信深圳集团、恒大、华宇等诸多地产巨头。这些企业大多采取人才本地化模式,成都楼市本来就人才紧张,需求的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优秀人才争夺的剧烈程度。   据前程无忧网站今年5月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房产行业人才需求总量为41530有效职位数,需求职位在各个行业中名列第5位。专家认为,2007年成都的房地产人力资源竞争,正是从这些外来公司引爆,所有成都优秀的地产人才都列入了这些公司HR的法眼。   本土企业的隐忧   成都房地产人才流动向来频繁,关于这点,即使是刚刚入驻成都的一些外来房企亦已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不少来求职的人,工作年限也不过三四年,单位却已换了四五个”,尽管如此,2007年兴起的这次房产人才流动较之往年却有很大差别。   尺度地产副总郭青指出,2007年的地产人力资源调整已经不是单纯个人跳槽这种职业流动了,大举招兵买马的公司大多是外来的大牌房产企业和本地发展中的实力派公司,他们对于人才资源的重新整合,对严重依赖个人的本地公司来讲无异于釜底抽薪,这和公司无关,而是资本显现了真正的力量。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本地人才频繁被挖暴露的实质是:成都房地产“草莽时代”的用人方法与外来公司健全而具有活力的公司治理模式产生了巨大冲突。   表现出来的是,外来企业的薪资标准轻易地击破了本土企业原本的人力薪酬体系。一开发企业总经理,老板提出的报酬为:30万年薪,年终分红上不封顶。外来一开发企业为该老总提出的年终分红同样不封顶,年薪则变成了50万。   据这位人士介绍,成都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除了蓝光、置信这种特例外,仍有不少的公司仍然是老板为主导的“作坊式生产”,公司的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规划,用人也和老板的好恶有关。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职业经理人要取得想要的发展,受制于工作能力之外的诸多因素。   “在公平、效率、个人资源积累、业界口碑等综合因素制约下,诸多职业经理人能够短暂的安于在一个公司服务,而一旦出现更具有诱惑力的薪水,或者更大的发展空间时,这些人就会出走。而外来的实力企业和独自?雷源博客,雷源新闻,雷源说吧)匆担晌肆街种饕难≡瘛保萌耸咳缡撬怠?   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核心员工,老板也会相对的出手大方,有时候还会不惜重金,但这并没有使大部